第665章 665.大寮裏面,碗裏的粥
關燈
小
中
大
鳥鳴聲聲。
寺院的清晨在鳥鳴聲中來了。
婉轉清脆的鳥鳴聲,讓清晨的寺院顯得特別的清幽;紅墻黃瓦,在晨曦中顯得莊嚴古樸;遠山近塔,在晨光裏顯得異常的肅穆整潔;成群的鳥雀,在蒼松翠柏間穿行,自由自在……寺院的清晨竟是如此的美麗。
太陽懶懶地升上來了。
秋日暖暖的陽光,柔柔地灑在我的身上,也暖在了我的心裏。
“你說,人為什麽要吃飯?”老丈人在上完早殿後問我。
“因為人要活著唄!”我脫口而出。
“對,”老丈人肯定地說,“吃飯是為了活著,但活著並不是為了吃飯。你要把飯菜,當成醫治饑渴的藥,而吃藥不能貪圖口福,只要能達到維持生命、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。”
“把吃飯當成吃藥?”我看著老丈人喃喃自語。
“是的,”老丈人認真地說,“不僅要把吃飯當成吃藥,而且還應該在吃飯時多想一想,想想這碗飯來得是多麽不容易啊!從播種到收獲,從生的到熟的,要經過多少人的多少汗水啊!吃前一定要問問自己對得起對不起這頓飯?要做到‘一日不耕,一日不食’!”
“是不勞動不能吃的意思嗎?”我問老丈人。
“差不多,”老丈人說,“在作務中修行,這是僧人應該奉行不渝的信念,這也是唐朝時馬祖大師創建叢林時百丈禪師立下的清規。他的這個清規,正式開啟中國僧伽生活型態,僧人開始過著‘晝而農,夜而禪’的自耕自食的農禪生活。百丈禪師‘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’的身體力行的高風亮節,成為後代僧人效法的榜樣。”
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。”我琢磨著老丈人說出的這句話。
“只有流勤勞的汗,播下的種子才會茁壯;只有吃勤勞的飯,吃起來才更香甜。如果好吃懶作或光吃不幹,那就成什麽了?”老丈人問我。
“就成豬了!”我嬉笑道。
“連豬都不如,”老丈人說,“豬光吃不幹,但將來能把自己的肉體奉獻給別人;人若光吃不幹,還能奉獻出什麽?”
我呵呵一笑。
就在這時,召集吃飯的火磐、梆、雲板等唄器依次響起。
我跟著老丈人來到了大寮。
我這才知道,大寮是寺院的生活區,負責供應大家的齋飯,由齋堂和僧廚組成。
“齋堂是大家用齋的地方,”老丈人邊走邊說,“僧廚又名香積廚。佛經中有故事說:眾香世界的佛叫香積佛,維摩詰曾經到眾香世界去,香積佛和那個世界的許多菩薩,正坐在一起吃飯,就用眾香缽盛滿丁香飯送給維摩詰,維摩詰便將香飯帶回後供應大眾,香積廚就是取香積世界香飯的意思。”
我們說著來到了齋堂。
在悅耳的引磬聲起,僧值帶領大家一齊念起了《供養咒》:
“粥有十利,饒益行人,果報無邊,究竟常樂……”
我聽著大家念起的《供養咒》,想著老丈人的話,坐在齋堂裏。
當我捧起碗喝那些粥時,心裏竟然湧起了十分的歡喜和無限的感恩。
這時,秋日暖暖的陽光從敞開的木窗照瀉進來,斜斜地落在我的身上,落在我面前的碗裏,使我忽然覺得心裏格外的安寧與平靜,格外的溫暖和安逸,仿佛在很久以前自己就已經過著這樣簡單而樸實的生活。
我在一碗粥裏找到了生活的滿足。
我在滿足中從齋堂走出。
“把吃飯當成吃‘藥’!”我輕聲地對葉芊說。
“是的,”葉芊微微一笑,“一碗稀粥,就足以拯救生命!”
“我第一次嘗到了粥的美味,”我動情地對葉芊說,“我第一次在碗裏的一粒粒米中,看到了一個個勞動者勤勞的背影;我第一次在粥裏的一片片菜葉裏,看到了從勞動者臉上滑落的一滴滴汗珠……忽然之間,我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。”
“勞動是最美的,”葉芊含情凝睇地說,“奉獻是最美的!”
“我一定要伸出一雙勤勞的手,”我認真地說,“流勤勞的汗,吃勤勞的飯!”
“還有,碼勤勞的字!”葉芊微微一笑。
“剛才吃飯時,”我輕聲地對葉芊說,“我看見離齋堂大門最近的侍者,用飯勺盛著幾粒飯走出齋堂,朝大殿外的小小的施食臺上撒去!”
“那是施食給眾生的,”葉芊微笑著說,“那是讓饑困的眾生他們同得溫飽並去除貪念,那是簡單而樸實的叢林用齋象征的高遠的智慧和寬廣的情懷!”
我輕輕地點了點頭。
葉芊眸含秋水,雙目澄澈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寺院的清晨在鳥鳴聲中來了。
婉轉清脆的鳥鳴聲,讓清晨的寺院顯得特別的清幽;紅墻黃瓦,在晨曦中顯得莊嚴古樸;遠山近塔,在晨光裏顯得異常的肅穆整潔;成群的鳥雀,在蒼松翠柏間穿行,自由自在……寺院的清晨竟是如此的美麗。
太陽懶懶地升上來了。
秋日暖暖的陽光,柔柔地灑在我的身上,也暖在了我的心裏。
“你說,人為什麽要吃飯?”老丈人在上完早殿後問我。
“因為人要活著唄!”我脫口而出。
“對,”老丈人肯定地說,“吃飯是為了活著,但活著並不是為了吃飯。你要把飯菜,當成醫治饑渴的藥,而吃藥不能貪圖口福,只要能達到維持生命、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。”
“把吃飯當成吃藥?”我看著老丈人喃喃自語。
“是的,”老丈人認真地說,“不僅要把吃飯當成吃藥,而且還應該在吃飯時多想一想,想想這碗飯來得是多麽不容易啊!從播種到收獲,從生的到熟的,要經過多少人的多少汗水啊!吃前一定要問問自己對得起對不起這頓飯?要做到‘一日不耕,一日不食’!”
“是不勞動不能吃的意思嗎?”我問老丈人。
“差不多,”老丈人說,“在作務中修行,這是僧人應該奉行不渝的信念,這也是唐朝時馬祖大師創建叢林時百丈禪師立下的清規。他的這個清規,正式開啟中國僧伽生活型態,僧人開始過著‘晝而農,夜而禪’的自耕自食的農禪生活。百丈禪師‘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’的身體力行的高風亮節,成為後代僧人效法的榜樣。”
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。”我琢磨著老丈人說出的這句話。
“只有流勤勞的汗,播下的種子才會茁壯;只有吃勤勞的飯,吃起來才更香甜。如果好吃懶作或光吃不幹,那就成什麽了?”老丈人問我。
“就成豬了!”我嬉笑道。
“連豬都不如,”老丈人說,“豬光吃不幹,但將來能把自己的肉體奉獻給別人;人若光吃不幹,還能奉獻出什麽?”
我呵呵一笑。
就在這時,召集吃飯的火磐、梆、雲板等唄器依次響起。
我跟著老丈人來到了大寮。
我這才知道,大寮是寺院的生活區,負責供應大家的齋飯,由齋堂和僧廚組成。
“齋堂是大家用齋的地方,”老丈人邊走邊說,“僧廚又名香積廚。佛經中有故事說:眾香世界的佛叫香積佛,維摩詰曾經到眾香世界去,香積佛和那個世界的許多菩薩,正坐在一起吃飯,就用眾香缽盛滿丁香飯送給維摩詰,維摩詰便將香飯帶回後供應大眾,香積廚就是取香積世界香飯的意思。”
我們說著來到了齋堂。
在悅耳的引磬聲起,僧值帶領大家一齊念起了《供養咒》:
“粥有十利,饒益行人,果報無邊,究竟常樂……”
我聽著大家念起的《供養咒》,想著老丈人的話,坐在齋堂裏。
當我捧起碗喝那些粥時,心裏竟然湧起了十分的歡喜和無限的感恩。
這時,秋日暖暖的陽光從敞開的木窗照瀉進來,斜斜地落在我的身上,落在我面前的碗裏,使我忽然覺得心裏格外的安寧與平靜,格外的溫暖和安逸,仿佛在很久以前自己就已經過著這樣簡單而樸實的生活。
我在一碗粥裏找到了生活的滿足。
我在滿足中從齋堂走出。
“把吃飯當成吃‘藥’!”我輕聲地對葉芊說。
“是的,”葉芊微微一笑,“一碗稀粥,就足以拯救生命!”
“我第一次嘗到了粥的美味,”我動情地對葉芊說,“我第一次在碗裏的一粒粒米中,看到了一個個勞動者勤勞的背影;我第一次在粥裏的一片片菜葉裏,看到了從勞動者臉上滑落的一滴滴汗珠……忽然之間,我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。”
“勞動是最美的,”葉芊含情凝睇地說,“奉獻是最美的!”
“我一定要伸出一雙勤勞的手,”我認真地說,“流勤勞的汗,吃勤勞的飯!”
“還有,碼勤勞的字!”葉芊微微一笑。
“剛才吃飯時,”我輕聲地對葉芊說,“我看見離齋堂大門最近的侍者,用飯勺盛著幾粒飯走出齋堂,朝大殿外的小小的施食臺上撒去!”
“那是施食給眾生的,”葉芊微笑著說,“那是讓饑困的眾生他們同得溫飽並去除貪念,那是簡單而樸實的叢林用齋象征的高遠的智慧和寬廣的情懷!”
我輕輕地點了點頭。
葉芊眸含秋水,雙目澄澈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